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校园快讯>详细内容

校园快讯

商学院组织全体新生观看金融知识直播“学习金融知识,防范校园贷”。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2 16:16:1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提高学生对校园贷存在性和危害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自觉远离网络借贷行为。11月11日商学院组织全体新生在经北教室学习金融知识,防范校园贷。全体新生共同观看国盛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讲师郭煜讲解的金融知识直播。“学习金融知识,防范校园贷"。




夯实金融基础

远离非法借贷




主题:反诈宣传篇


在直播中,郭煜老师先给大家讲解了投资理财诈骗易受骗群体、诈骗作案手法、理财工具等, 还特别强调未成年人不可开立账户!! 下面小商将为大家列出讲师直播中所讲述的重点,希望在温习的同时,能夯实同学们的金融基础,提高同学们远离非法借贷的防范意识。





一、投资理财诈骗



“投资理财类诈骗”是网络投资诈骗的一种,这种诈骗是通过建立网友关系,建立微信或者QQ群聊,诈骗分子冒称 “行业领域的专家”,通过对受害人的了解、关心、拉拢诱骗受害人进入虚假平台进行投资,骗取投资款。诈骗分子通过引诱受害人参加各类投资、博彩,初步试水能有小额甚至大额获利之后,让受害人深陷其中,确信其真实性,但当大额投入后,所有投资的钱就会有去无回。当受害人发现投资平台的资金无法“取现”,联系不上所谓的“专家”,才幡然醒悟自己已经上当受骗。




此类易受骗群体:

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


诈骗作案手法:

 1、网络社交拉近关系

 2、骗取信任

 3、蝇头小利诱骗

 4、拉黑社交软件、带钱跑路


理财工具:

 1、银行存款(流动性差、安全)

 2、国债(流动性一般、安全)

 3、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卷(收益比前两个高)

 4、基金(适合长期投资)

 5、货币基金(风险低、按月支付)

 6、股票(风险大、收益高、适合有闲钱的人群)

 7、保险

 除了以上还有:期贷、期权、贵金属、外汇买卖

未成年人不可开立账户!!!


适合学生的软件:

 1、银行存款

 2、支付宝——余额宝

 3、微信——零钱通


如何避坑:

 1、选择正规渠道

 2、看清理财合同

 3、不盲目追求高收益






二、虚假购物诈骗



“虚假购物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 (微信朋友圈等)、网页、搜索引擎、短信、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通常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低价转让、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诱导被害人与其联系,待被害人为购物付款后,就将被害人拉黑或者失联,被害人也未收到约定的商品、货物。或以加缴关税、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此类易受骗群体:

喜欢网上购物的人群


诈骗作案手法:

 1、信息诱惑

 2、低价交易诱惑

 3、拉黑联系方式跑路


防骗方法:

切记:

 1、购买商品要到正规商店或正规电商平台。

 2、拒绝所有私下付款,严格遵守平台交易流程。

 3、谨慎对待广告宣传,不正规的平台销售缺乏约束,不轻信,不尝试。





三、注销“校园贷”诈骗



注销“校园贷”类诈骗 注销校园贷诈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的花样也不断翻新,比如近期多地出现的“注销校园贷”骗局,诈骗分子就声称,如果“不注销校园贷,就会影响个人征信”。不少在校生甚至已经毕业几年的人纷纷“中招”,被骗金额少则几百,多则几十万。




此类易受骗群体:

院校学生


诈骗作案手法:

 “注销校园贷”诈骗手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诈骗人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二是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诈骗人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如何避坑:

 1、有正确的消费观

 2、遇到及时报警110

 3、保留相关合同、电话录音、以及各种聊天转账记录


(切记:以校园贷为借口要求转账的都在诈骗)






三、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诈骗分子以低价销售游戏装备等为由,骗受害人汇款,收钱后消失或盗回账号;或以高价收购游戏账号为名,诱使玩家登录钓鱼网站交易,获取银行卡信息后盗取钱财。




此类易受骗群体:

喜爱网络游戏的群体


特别提醒:

不要沉迷于网游,游戏充值、购买网游装备、道具要通过官方渠道,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交易链接或私下进行交易。





/


/

五、反诈排雷手册


反诈“十凡是”




1、凡是“不要求资质”,且放款前要先交费的网贷平台,都是诈骗!


2、凡是刷单,都是诈骗! 


3、凡是通过网络交友,诱导你进行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


4、凡是网上购物遇到自称客服说要退款,索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5、凡是自称“领导”“熟人”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6、凡是自称“公检法”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7、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下载APP或者点击链接进行投资、赌博的,都是诈骗!


8、凡是网上投资理财,高回报高收益都是诈骗!

9、凡是冒充部队人员采购物资,要求垫资购物的都是诈骗!


10、凡是买游戏装备要私下交易的都是诈骗!


三不“一”多



 诈骗手法干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一“不”

未知链接不点击

二“不”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三“不”

个人信息不透漏

一“多”

转账汇款多核实





终审:商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