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读者服务>好书推荐>详细内容

好书推荐

追风筝的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17 16:11:07 浏览次数: 【字体:

 

【荐 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它可能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可能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真善美,还可能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会为了它奋进全身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追风筝的人。

    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追风筝的人"既是哈桑,也是阿米尔,更是我们每个人。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样那样的心结,都有一只曾经的风筝。你心中的风筝是什么呢,也许读完此书,你就有了自己的见解。

251919af804f4f2e864c457e14007056.jpg

【你将获得】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阿米尔,都在不断追寻那早已消逝的哈桑,或而失望,或而欣慰,或哭或笑。人生也许就是在不断怀念和追寻过去中度过的,我想: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淋漓尽致。

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读这本书就像品一杯茶,有一点点苦涩,但其中的甘甜让我回味良久。其实人生不正是一杯茶吗?


【作者简介】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著有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  胡赛尼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他还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为阿富汗的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精彩选段】

1、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欺骗的好,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P18

2、孩子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随心所欲涂上你想要的颜色。P86

3、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断线的风筝会飞到哪里去,甚至连它的影子都不值得去追随。只要你能为它而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寻的方向!P156

4、 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D258

7、每个人的命运都像风筝一样,它往更高更远的天空,但却受着那根细细丝线的牵引而无法摆脱。但也正因有这根丝线的牵引,它才不至于消失在天际或跌落尘埃,而是在空中划出优美的人生轨迹。当这根丝线被割断,就要鼓起勇气去追寻那飘落在远方的风筝,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P301 

【获取方式】:纸质书:I712.45/180   基本书库


【推荐者简介】

胡迎涛,福建长汀人,女,汉族, 2004年进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校工作,自工作以来,先后在图书馆流通部、阅览部、采编服务部等部门从事馆藏书籍整理、读者服务、书籍编目,采访等工作。16年来,她始终持有大局观,一切服从组织安排,欣然接受组织安排不同岗位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能以身作则、爱岗敬业,认真负责、踏实肯干,默默无闻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崇高使命。



终审:图书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